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K8 - 凯发(国际)官方网站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13594780265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凯发中国建筑:科技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11-06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凯发12月10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山东聊城兴华路跨徒骇河大桥举行碳纤维斜拉索挂索仪式,标志着国产碳纤维首次应用于桥梁主索,实现了零的突破,为碳纤维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积累重要经验,具有里程碑式重大意义。

  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詹天佑大奖、近2万项专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中国建筑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围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仅建筑工业化,研发投入就超40亿元,构建起大国建造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自主研发的全球加载能力最强、加载空间最大、功能最领先的土木工程实验设备“中建万吨级多功能实验系统”投入使用;国内首个“智能装配造桥机”实现桥上喂梁、地面提梁,实现关键工序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和工效,每公里架设时间可节省7天;“零海拔屋”在海拔3500米西南高原地区圆满完成拼装与联调,成功实现建筑群模块化、超低能耗、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应用突破;“空中造楼机”尖端技术成果逐渐从摩天大楼向普通高层建筑普及应用,随之配套的单塔多笼循环运行施工电梯、廻转式多吊机集成运行平台、自爬升塔机综合施工技术在内的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孕育而出。

  目前,中国建筑已建成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9个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3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凯发、8个中建科创平台;建成博士后工作站10个,以及其他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6家,形成了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发展机制。超两万名研发人员探索施行“揭榜挂帅”“赛马”等科研项目管理新形式,立项相关科研任务,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更好发挥支柱和带动作用。

  粉碎、搅拌、烧制……在中建四局广州花都石岗安置区项目现场,建筑废渣正被粉碎成细骨料,然后“摇身一变”成为一块块透水砖。“按照8个小时不间断处理,项目平均一天可以处理固废垃圾500立方米,处理回收率可达到40%至50%。”项目经理牛永绪说,通过“就地取材”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节约征用土地费凯发、垃圾清运费等经费,还能有效减少清运过程中的粉尘等环境污染。

  9月29日,中国建筑与苏州市政府以及苏州市地方企业联合成立“双碳”研究院,积极打造中国建筑“双碳”背景下的技术、产品与产业体系。

  实现“双碳”目标,必须改变原有粗放型生产方式。中国建筑加速建筑工业化布局,牵头成立全国第一个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中国首家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厂,投资PC预制构件厂超50个,涵盖大湾区、成渝、长三角等战略区域,年总产能超600万平方米,引领行业发展。

  2021年服贸会上,一台正在行进、外形酷似猎狗的“机器人”吸引不少观众驻足围观。“这是智能巡检机器狗,它跑得快、身手灵活、‘眼力’毒辣,可以代替人类深入到消防水井、地下管廊或较窄的肥槽等复杂危险区域,执行密闭施工空间环境的监测。”中建一局展区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巡检机器狗身上“背”着有害气体监测仪,可自动识别一氧化碳、可挥发有机物、粉尘等凯发,实时显示和上传监测数据、生成对应趋势曲线,不仅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而且能够节省成本。

  中建电力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中预埋件作为一种连接构件在核岛施工中被广泛应用,总数约12万个,总重量约为2700吨,焊接工作量巨大。项目团队自主研发预埋件焊接机器人——集自动协调控制、工件旋转联动、防碰撞功能、清枪剪丝等功能为一体的“全能悍将”。

  智能喷涂机器人、分拣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墙板安装机器人……中国建筑自主研发20多项智能化装备,通过视觉传感器和内置算法,推动传统工艺步入无人化、智能化时代。

  如今,中国建筑正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两化融合、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研发形成的自主可控的设计协同管理系统、智慧工地集成管理系统等2项BIM集成管理系统,获7项软件著作权,编制4项相应标准,在系统内外20余个单位、1000多个项目上开展推广应用。